城乡改革发展动态第10期:诺奖得主保罗•罗默:城镇化既需要市场也需要政府
聚焦面向东盟、服务陆海新通道、沿边开放三大特色,开展差异化探索和特色制度创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发展的前沿。自2019年8月成立以来,广西自贸试验区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改革闯新路,为广西谋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探索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推进与东盟共建“一带一路”。
为打造“三极”引领发展明显、基础设施高效互通、特色产业协同发展、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我省近日制定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目标和实施路径。
什么是县域经济的振兴密码?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春天在哪里?过去三个月,南方日报策划推出“制造业当家 县域新势能”深调研系列报道。多路记者深入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十几个县区,对这些制造业发展“尖子生”进行了一线走访和深度观察。
厚植于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长沙将“书卷气”与“烟火气”有机融合。“网红”城市火爆出圈的背后,正是文化经济的活力表达。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主要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在一些城镇和乡村地区,包括城中村和老旧厂区,普遍存在存量建设用地布局散乱、利用粗放、用途不合理等问题。有的城中村人居环境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有的产业用地容积率较低,投入和产出水平不高。
目前,多数省份都已经出台了实施方案,其余省份也都在陆续发布中。一些地方还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项目内容和标准方面做“加法”,不断实现突破和创新。
近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发布《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主要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平均为76%,其中超大城市平均为69%、特大城市平均为77%,近半数超大、特大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比上年有所提高。
坚持将科技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放在一起去研究、去发力,坚持以人为本、文化赋能经济、经济“活化”文化……文化经济“双面绣”,为苏州城市发展积累起充足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放眼苏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走在了前列。
江苏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政策指出“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对居民小区内的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居民电价,对执行工商业电价的充换电设施用电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
24日,北京市对外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立足于推动中长期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明确5个方面50条具体工作任务,努力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8月21日,《深圳市促进物流供应链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正式印发,从引进培育高能级贸易主体、拓展外贸新业态、供应链企业服务制造业、保障仓储设施供给、金融支持等方面,针对性提出10条具体举措
为全面提高我市质量总体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根据《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结合重庆实际,制定《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对外贸创新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增强上海会展经济的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近日上海制定了《上海市推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上海市推动会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国际会展之都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近日印发《关于扎实推进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实施,靠前谋划2024年改造计划。
6月底至今,陕西、江苏、四川等省份专门召开就业工作推进会;北京、黑龙江、河南等十余地推出优化调整稳就业一揽子政策。各地快马加鞭、集中发力,释放稳就业、特别是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的积极信号,为下半年推动就业形势持续改善提供重要支撑。
济南中央商务区招商推介会在北京举办,会议介绍了济南金融发展情况和金融载体建设、金融招商政策,发布了《济南国际消费中心CBD商圈规划实施方案》。
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建成城市绿道超过9万公里。近年来城市绿道建设不断加快,那么,什么样的路才算是城市绿道?城市绿道如何建?建成后又该怎么管?城市绿道建设“加速跑”,这体现出哪些发展理念?
如今,不少城市正探索发展“后街经济”,提升热门商圈商业价值的外溢效应,带动商业资源有序向支马路延伸。 何为后街经济?良好运行的后街经济怎样反哺主街、让商圈整体升级?
近年来,各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服务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痛点、难点,使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一座有魅力的城市不能没有书香气,有标识性的城市书房或将成为城市品位的标志。为使市民广泛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需要制定科学全面、要求具体的指标体系,立足区域实际,打造地域特色建设模式,让市民阅读基础设施更加充足完善。
城市更新是城市的新陈代谢,城市记忆则是城市的根和魂。城市更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做好长远的“绣花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逛夜市、吃夜宵、去夜游……夜间经济成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方式,在促进服务业加快复苏、释放消费市场潜力、提升城市魅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最近,网络上总有人说淄博烧烤“凉了”,依据有三:一是客流量下降,二是一些烧烤店开始转让门面,三是网络搜索热度大不如前。与其说“凉”,不如说是回归常态。眼下,淄博烧烤虽然“降温”,但不等于没有热度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城市是重要载体。“城市不是靠口号建成的”“有了符合实际的定位,才会有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以高瞻远瞩的科学思维“绣花”,铺展城市发展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