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推荐
-
查看详情
专注“高大上”会产生新的城市病
过去六十多年,地球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2018年城市人口已占世界人口的55%,到2050年预计将有6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未来,城市将是人类生存活动的主阵地。对中国而言,城市化还有更长的路要走。8月1日,在第二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就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路径方式等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首席经济学家李铁。
-
查看详情
徐林:“逆城镇化”并未出现 城市化仍是主旋律
改革开放40年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东西,有很多值得关注和总结的东西,但可能最眩目的是中国的城市化。在过去40年里,由于放松了要素流动的管制,推进了要素配置的市场化,加之工业化的推动,创造了大量非农产业就业机会,中国的城市化取得了飞速发展。中国城市化率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17.9%,提升到了去年年底的58.52%,平均每年提高约1.02个百分点,我国的城市人口目前已经超过8亿。而这只反映了城乡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
-
查看详情
沈迟、连欣: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要互促共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对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作出了系统部署。
-
查看详情
李铁:从小城镇到城镇化战略,我亲历的改革政策制定过程
自中共十六大以来,城镇化发展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战略。1992年初小城镇发展理念的提出,揭开了小城镇研究和城镇化进程进入政策领域的序幕。1995年国家体改委等11部委联合颁布《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确定了从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的途径,来解决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的主要思路。1998年和200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以及国务院办公厅两个重要文件先后出台,标志着县级以下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农民工进城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等长期悬而未决的遗留问题开始得到解决。2012年城镇化“真正进入中央政策的主渠道”,翻开了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新篇章。
-
查看详情
沈迟:中国小城镇的发展之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在“2018明德经济论坛”上,从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小城镇的发展之路。一是小城镇发展历程,从小城镇发展历程来看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二是回顾了近一两年来,特色小镇在全国掀起的热潮。三是总结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四是特色小镇发展要有正确的认识。五是特色小镇未来发展的路径。
-
查看详情
沈迟:优化京津冀空间布局实现区域发展共赢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已过了三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落地,经过三年的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而现今京津冀协同发展,更是进入到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实质性的操作阶段。